玉米跌得有点过劲儿了。
虽然说玉米也一直孱弱,但是有政策托底,也基本实现了弱稳的局面。尤其是山东玉米在结束了与东北玉米倒挂的行情后,开启了单边上涨的局面。
但是近日几个连跌下来,部分山东玉米又重新跌下了2400元/吨以下,玉米又陷入水深火热了。
挺了半年的玉米,眼看就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,为啥偏偏跌了呢?
在新农观看来,主要还是情绪所致。
有人说,是因为供强需弱,但供强需弱价格就一定会跌吗?
答案是不一定,因为还要取决于供需的节奏。
而这个节奏就掌握在持粮主体的手里。
但现在的情况是,持粮主体正在不断放量。
前两天,山东深加工门前的到货车数量还只有一两百辆,但是玉米也没见上涨,如果按往常,只要持粮主体再撑上两天,企业必然要提价促粮。
但是转眼,这价还没提呢,这量倒先上去了。
上量一下又增加到了500多,于是玉米跌得更凶了。
为啥持粮主体不撑了呢?
原因是心里慌,撑不住。
其实玉米的供需变化并不大,自玉米粮权转移以后,大部分玉米都集中在贸易主体手中,而能挺到现在的也基本都是在等着玉米青黄不接时的上涨行情,而且这期间玉米也在不断消耗,没有理由越消耗越多吧?
虽然湖北春玉米开始上市,但湖北、湖南那点儿量加在一起也是微不足道的,要说因为两湖玉米上市而动摇了玉米的供应,那真就是夸大了。
而需求呢,虽然说不强,但之前也不强。
深加工需求略有变化,但是总体波动不大,而饲料企业刚需仍然存在,只是建库意愿不强。
所以需求虽然不强,但是也没有突然下降,所以更大的压力则是来自于情绪。
情绪为啥“崩”了呢?
主要是几场雨下来以后,打乱了市场的节奏,主要是出粮节奏。
暴雨导致部分存放条件有限的玉米的霉变风险增加,于是部分持粮主体出货意愿增强。
再加上小麦连跌,看得玉米也胆寒。
本来需求就不强,小麦下跌后替代优势增加,使得玉米对后续的需求变化开始存疑。
尤其是借用三方资金的主体压力就更大了,也开始担忧后续玉米涨不动,或者是涨幅不足,反而拖累成本增加。
于是,出粮意愿也在提升。
供应一增加,供需弱稳的天秤就被打破了。
但这一时期也是玉米的关键时期。
除了青黄不接以外,同时也是新季玉米重要的生长时期,同时也是极端天气频发的时期。
随着台风“格美”来袭,玉米减产的风又刮起来了。
根据预测,“格美”登陆以后,将进一步北上,可能将为华北、东北一带带来强降雨天气,部分地区和降水可能与前期重合,使农田有渍涝风险。
于是,玉米大减产的消息乱飞。
玉米真会减产吗?
观观认为,此时下结论显然为时尚早。
因为几乎每年这个时候,玉米产区都要经历一轮天气变化。所以是否真的有影响,有多少影响,这是未知的。
而且即便部分地区受影响,部分地区也并不等于全部地区,而当前也是天气炒作的窗口期,所以也有消息夸大的成分。
所以咱们也别听风就是雨,不过这一时期玉米确实难熬,至少目前来看,压力不小。
7月份眼看就要过完炒股怎么加杠杆,但到8月份压力可能会更大。